高考地理中的特殊地貌--產蛋崖
在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縣有一處景觀——“產蛋崖”,這里大概每三十年就會產生一個“石蛋”,故被當地人稱為“石頭下蛋”。因其獨特的“石頭生蛋”和產生它的未知成因,引起游客的好奇心,故稱為貴州一大奇觀,并有了“產蛋崖”這一景點。
“產蛋崖”形成原因
(1)寒武紀,當地為海洋,為沉積環境,形成巨厚的沉積巖;
(2)碳酸鈣分子進入深海軟泥中,碳酸鈣分子發生化學富集作用,形成結核;
(3)結核+軟泥層經過固結成巖作用,形成泥巖;
(4)地殼抬升成陸,成山崖;外力風化、侵蝕,出露地表;圍巖和石蛋的風化速度差30年,圍巖脫落,石蛋掉落。
科學家經過對巖石特性的充分測定和實驗,發現了千年石崖產蛋之謎其中的奧秘。這些石蛋形成的地質年代十分久遠,大概有5億年的歷史,而且產蛋崖上的石壁是由一種泥巖構成,這兩種不同年代的成分是如何混在一起的?
隨著調查的深入得知,5億年前地球處于寒武紀,那時的貴州三都還是一片深海,當時有一些碳酸鈣分子游離于深海的軟泥中,在特定化學作用下它們漸漸凝聚在一起形成結核,經過上層沉積物的不斷壓實,軟泥和結核都變成了埋藏于深海底下的巖石,軟泥成了泥巖,而結核成了石蛋,經過億萬年的地質運動,最后暴露于地表。
從這樣的解釋來看,讓姑魯寨人視為神物的石蛋只是一些很普通的石頭而已。石蛋的來源之謎雖然解開了,但仍然存在一個為什么石蛋會每30年自動孕育而出的問題。這便要提到風化作用了。石蛋暴露于地表后,因為風化作用,巖石層層脫落,石蛋便也漸漸出來了,因為圍巖和石蛋的風化速度大約相差30年,所以才有了30年降生石蛋的事,這才是貴州三都縣的千年石崖產蛋之謎的真正奧秘。
本文標題:高考地理中的特殊地貌--產蛋崖
上一篇:高考地理地形地貌地質作用過程
下一篇: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和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timetosaupaulo.com/jiaoxue/beike/22170.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2170.html
上一篇:高考地理地形地貌地質作用過程
下一篇:地形剖面圖的繪制方法和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timetosaupaulo.com/jiaoxue/beike/22170.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beike/22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