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通遼卷
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新階段。2023年5月,我國將發射天舟六號貨運飛船,這是中國空間站全面建成、轉入應用與發展新階段后的首次飛行任務。目前,天舟六號貨運飛船已完成各小題。
1.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大致是( )
A.20.5°N,110°E B.20.5°N,110°W C.20.5°S,110°E D.20.5°S,110°W
2.發射天舟6號貨運飛船時,地球正運行在公轉軌道的( )之間。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3.這一階段,四平地區晝夜長短的狀況是( )
A.晝夜平分 B.晝短夜長 C.晝長夜短 D.出現極晝
讀“我國四大地理區域、三大國家級農作物育種基地、大豆和油菜主產區”的分布圖,完成下面小題。
4.“綠遍山原(山陵和原野)白滿川(河流),子規(鳥名)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插秧)。”描寫的地理區域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大育種基地中,海南育種基地多晴天,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
B.油菜主產區位于華北平原與東北平原
C.“遼闊的高寒草場,成群的牦牛…”是④地區的真實寫照
D.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
自2023年2月6日零時起,港澳與內地終迎來疫情三年來的首次全面通關,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恢復常態,經濟活動加快恢復,為香港澳門經濟帶來積極影響。讀“港澳及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區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6.圖中符號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正確的是( )
A.D是香港,B是珠海,A是廣州 B.D是澳門,B是香港,a是京廣線
C.D是香港,B是珠海,a是京九線 D.D是香港,B是澳門,A是廣州
7.下列關于粵港澳地區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祖國內地 B.香港、澳門都是世界重要的金融中心,經濟支柱都是博彩業
C.港澳人多地狹,填海造地使其陸地面積不斷擴大 D.粵港澳地區水陸交通便利
我國幅員遼闊,陸地總面積居世界第三位。“頭上頂著漠河北,嘴喝兩江匯合水;腳踏曾母暗沙島,帕米爾高原擺擺尾”形象地描述了領土四至的大致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漠河”地處我國緯度最高的吉林省 B.“兩江”指的是鴨綠江與烏蘇里江
C.“曾母暗沙”屬于東海南沙群島 D.“帕米爾高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9.下列關于中國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敘述,正確的是( )
A.亞洲東部,太平洋東岸 B.疆域遼闊,重要的海洋大國
C.地形比較簡單,平原面積廣大 D.跨寒、溫、熱三帶,主體在北溫帶
10.參會代表若參觀北京的四合院,會發現四合院“大門開在東南角,西北方向筑高墻”,這么做考慮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氣候 C.河流 D.習俗
我國某地(約33°N,98°E)1月均溫-12.8℃,7月均溫.7℃,年降水量561.4mm,多年平均暴雨日數<0.2天。據此,回答下列各題。
11.該地可能位于以下哪個地區( )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云貴高原 D.東北平原
12.影響該地氣溫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
A.緯度位置 B.海陸位置 C.地形 D.植被
13.該地易發生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
A.雪災 B.臺風 C.沙塵暴 D.干旱
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顯西行求法;其旅行見聞《佛國記》是現存最早關于中國與南亞陸海交通的地理文獻。讀“法顯求法路線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小題。
14.《佛國記》中有“無冬夏之異,草木常茂,田種隨人,無有時節”的記載,其描述的區域可能是( )
A.塔里木盆地 B.帕米爾高原
C.印度河上游的谷地 D.蘇門答臘島沿海平原
15.法顯求法路線沒有經過( )
A.熱帶雨林氣候區 B.熱帶季風氣候區
C.溫帶大陸性氣候區 D.溫帶海洋性氣候區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在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以及中國、日本、新西蘭和澳大利亞共10國正式生效。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正式啟航,這將大大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推進經濟全球化,提振區域經濟發展。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6.RCEP在各成員國批準生效,體現了( )
A.經濟全球化 B.全球無國界化
C.國際無序化 D.區域貿易保護
17.中國在各成員國中( )
①人口最多 ②經濟最發達 ③經濟總量最大 ④領土面積最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西伯利亞大鐵路分布在俄羅斯的南部,由莫斯科途經西伯利亞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全長9288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下圖為俄羅斯簡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8.西伯利亞大鐵路西端位于( )
A.西西伯利亞平原 B.中西伯利亞高原
C.東西伯利亞山地 D.東歐平原
19.西伯利亞大鐵路分布在俄羅斯南部,是因為南部( )
①緯度相對較低,氣溫相對較高②礦產資源豐富③人口城市集中,運輸需求量大④凍土面積較大,修建難度較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新西蘭和日本都是經濟發達的島國。讀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對新西蘭和日本的地理位置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位于北溫帶②位于中緯度③位于西半球④太平洋西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新西蘭適宜發展畜牧業,日本適宜發展種植業,造成兩國農業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交通 B.地形 C.氣候 D.勞動力
22.日本捐贈中國的防疫物資上寫著“青山一道同雲(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郷(鄉)”,出自唐王昌齡《送柴侍御》,體現了日本東西方文化兼容。日本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還有( )
A.語言 B.動漫 C.戲劇 D.西裝
23.下列關于亞洲自然地理特征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平原、丘陵為主
B.亞洲是跨經度最廣、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C.中部地區受地形因素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D.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
24.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讀歐洲西部居民飲食結構與自然環境因果關系圖,下列對應關系,正確的是( )
A.①-甲,②-乙,③-丙,④-丁 B.①-甲,②-丁,③-乙,④-丙
C.①-乙,②-丙,③-丁,④-甲 D.①-丁,②-甲,③-丙,④-乙
25.根據我國不同年齡人口變化曲線圖,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兒童人口比重持續下降,需全面放開生育政策 B.勞動年齡人口比重持續上升,需增加就業機會
C.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應增建養老設施 D.我國人口總量呈現下降趨勢
二、填空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0分。請把各題的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26.下圖為澳大利亞和非洲示意圖,據此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澳大利亞和非洲都相臨的大洋是________;澳大利亞A的山脈為________(填名稱)。在非洲北部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________沙漠,其南部地形主要以________為主。
(2)兩個區域動物資源豐富:澳大利亞綿羊的數量超過本國人口,被稱作是“________”的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動物種類豐富且數量多是因為熱帶雨林氣候和________氣候廣布。
(3)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等。
(4)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________業成為經濟支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在國際貿易處于不利地位是因為出口________,進口工業制成品。
27.閱讀中國兩大島嶼示意圖,完成下列各題。(11分)
材料1:祖國的兩大寶島,都是旅游天堂。4月2日,臺灣旅行商同業公會一行抵瓊,開始為期5天的旅游考
材料2:臺灣島面積近3.6萬平方公里,海南島面積3.4萬平方公里。2000年,臺灣人口2228萬,海南人口787萬。
(1)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部,北臨東海,東臨____洋,西隔____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2)臺灣因物產豐富而享有盛譽。比如因盛產____被稱為東方甜島;因盛產____被稱為海上米倉。
(3)海南省北以____海峽與廣東省相望,位于五帶中的____,行政中心是____。
(4)臺灣和海南相比,人口密度較大的是____。
(5)簡述臺灣城市的分布特點:____。
(6)海南島正大力推進國際旅游島建設,以下不適合在海南發展的行業是( )
A.水產養殖 B.海洋運輸 C.鋼鐵冶煉 D.熱帶經濟作物基地
(7)臺灣考察團帶回了很多水果,其中不屬于海南本地的是( )
A.椰子 B.菠蘿 C.蘋果 D.荔枝
28.左圖示意我國黃河水系及部分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右圖示意黃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讀圖完成下列各題。(9分)
(1)甲區為黃河發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區是________,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_________。
(2)黃河流經乙區后水量大增,從水系狀況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丙區位于黃土高原,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______。多年來,丙區實施_______等生物措施,并通過修建_______,實現了治沙與防洪并舉。
(4)結合所學知識,簡述黃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原因___________。
(5)黃河2018年含沙量與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減少最明顯的水文站是_______,從上、中、下游河段看,該水文站位于__________河段。
29.小坤的家鄉在美麗的江南水鄉。結合等高線地形圖,完成下列問題。(7分)
(1)該圖北部的地形是____,南部的地形是____。
(2)小坤為學校的地理興趣小組設計了三條考察路線(從圖中甲處出發)。a路線大致是沿____(地形部位)前進,路程的后半段比前半段____(省力、費力),判斷的理由是____。
(3)同學們否定了b路線,原因是該路線途經____(地形部位),夏季多雨,易發生山洪災害。小坤建議身體較弱的同學選擇c路線,原因是____,同時有利于考察民俗風情。
30.根據下列材料,回答問題。(7分)
材料一:通遼市西北部是大興安嶺山脈的南端,中部由山前坡地和低矮的沙丘組成.東部和東南部是
遼河平原的一部分。
材料二:通遼市地處內蒙古高原與松遼平原的過渡帶上。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并存。
材料三:通遼市礦產資源以豐富的煤炭和電力成為東北經濟區的能源基地。
(1) 請根據材料概括通遼市的地勢特點________________。(2分)
(2) 通遼市煤炭資源豐富,________________是我國五大露天煤礦之一。
(2)通遼市發電總廠,素有“____________”之稱。
(3)通遼市發展工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答出三條即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小麗是個勤于思考和動手的同學,她用地球儀和手電筒做了模擬地球自轉的實驗。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6分)
(1)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____現象。
(2)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時正處于白晝的是____地;最早迎來第二天朝陽的是
____地;一年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____地,它位于五帶中的____。
(3)根據圖中所示信息判斷,北極圈內出現了____現象。
2023年中考考前最后一卷【通遼卷】
地理·全解全析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A | A | C | C | D | D | B | D | B | B | A | C | A | D | D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A | C | D | A | C | C | A | D | B | C |
1.【答案】A
【解析】在經緯網上,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東增大,就是東經,用符號“E”表示,若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經,用符號“W”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緯,用符號“N”表示,若相鄰兩條緯線的緯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緯,用符號“S”表示。讀圖可知,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的經緯度位置大致是20.5°N,110°E。故選:A。
2.【答案】A
【解析】讀圖可知,圖中甲為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乙為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丙為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丁為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因此,發射天舟6號貨運飛船時(5月)位于甲春分日和乙夏至日之間。故選:A。
3.【答案】C
【解析】 當太陽光直射在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冬至日,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短夜長,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夜現象;當太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時,這一天稱為夏至日,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晝長夜短,北極圈以內地區有極晝現象;當太陽光第一次直射在赤道上時,這一天稱為春分日,為3月21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時為秋分日,為9月23日前后,全球晝夜平分。5月地球運行在北半球的春分日與夏至日位置之間,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四平晝長夜短,該城市無極晝極夜現象。故選:C。
4.C 5.D
【解析】4.“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鄉村四月閑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勾勒了一幅③江南農村初夏時特有的畫面,描繪的是南方地區水田景觀,桑樹主要生長在我國③南方地區,其他區域桑樹生長范圍小,且四月時主要我國南方降水較多,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海南四面環海,水汽來源充足,年降水量大,光照并不充足,晝夜溫差也不大,A錯誤,油菜主產區位于長江流域,B錯誤;遼闊的高寒草場,成群的牦牛,描述的是青藏高原,位于圖中①地區,C錯誤;秦嶺—淮河線是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也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與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D正確。故選D。
【點睛】秦嶺淮河作為我國重要地理事物的分界線,主要體現在:第一個是降水量,通過對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析發現,“秦嶺—淮河”線與我國800毫米等降水量線基本重合,而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是濕潤區和半濕潤區的分界指標。第二個是溫度,“秦嶺—淮河”線也基本上是我國1月份零度等溫線,零度等溫線的意義決定了河流冬季是否結冰,“秦嶺—淮河”以南區域1月平均氣溫在零攝氏度以上,冬季基本上不結冰,而在“秦嶺—淮河”以北1月平均氣溫低于零攝氏度,冬季一般結冰。第三個是植被,“秦嶺—淮河”以南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以北則是溫帶落葉闊葉林,這也是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指標。
6.D 7.B
【解析】6.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是區域中A是廣州,B是澳門,C是珠海,D是香港,a是京九線。故選D。
6.香港和祖國內地經濟聯系緊密,香港最大的貿易伙伴是祖國內地,A不符合題意;香港是世界的金融中心,澳門的支柱產業為博彩旅游業,B符合題意;港澳人多地狹,近年來,人們通過填海造地使其陸地面積不斷擴大,C不符合題意;粵港澳地區地處珠江三角洲,瀕臨南海,水陸交通便利,D不符合題意;故選B。
7.【點睛】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有全球影響力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南方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主體區域,全國科技創新與技術研發基地,全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輻射帶動華南、華中和西南地區發展的龍頭,是我國人口集聚最多、創新能力最強、綜合實力最強的三大區域之一(另外兩個是長三角、環渤海),有“南海明珠”之稱。
8.D 9.B
【解析】8.根據所學知識“漠河”地處我國緯度最高的黑龍江省,A錯誤;“兩江”指的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B錯誤;“曾母暗沙”屬于南海南沙群島,C錯誤;“帕米爾高原”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D正確,該題選D。
6.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A錯誤;我國疆域遼闊,海陸兼備,海岸線漫長,是重要的海洋大國,B正確;我國地形復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C錯誤;我國跨熱帶和溫帶,沒有寒帶,D錯誤,該題選B。
9.【點睛】我國領土的四個端點是: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縣北端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53°N附近;最南端:曾母暗沙,4°N附近;最西端:帕米爾高原,73°E附近;最東端: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匯合處,135°E附近。
10.B
【詳解】北京位于我國北方溫帶季風區,一年四季深受季風的影響,夏季受到東南季風的影響,降水較多,有利于東南風進入院內,冬季受到西北風影響,故在西北方筑高強,抵擋西北風,所以四合院的修筑深受氣候的影響,B正確。選B。
11.A 12.C 13.A
【分析】11.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1月氣溫和7月氣溫都很低,我國夏季除了青藏高原以外的大部分地區都是高溫,因此推斷其位于青藏高原;在根據該地年降水量大于400毫米,小于800毫米,因此該地區位于半濕潤區,且多年平均暴雨日數極少,晴天多,因此可以斷定其位于青藏高原。故選A。
12.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氣溫隨海拔的上升而降低,因此青藏高原氣溫低,影響青藏高原氣溫的主要因素是地形,C項正確。故選C。
13.本題可采用排除法。臺風主要發生在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青藏高原不易受臺風影響,排除B項;沙塵暴主要發生在西北和華北地區,干旱主要發生在華北地區,青藏高原都不易發生,排除C、D,因此青藏高原冬春季節容易發生雪災,A項正確。故選A。
【點睛】青藏地區具有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有“一日無四季,一日見四季”之說。
14.D 15.D
【解析】14.塔里木盆地以溫帶荒漠為主,草木難生,A錯誤;帕米爾高原深居內陸且海拔較高,農業生產以畜牧業為主而非種植業,B錯誤;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高原山區,冬季氣溫較低,不利于農業生產,C錯誤;蘇門答臘島沿海平原處低緯,全年高溫“無冬夏之異”,其沿海平原降水豐富“草木常茂”,全年水熱充足“田種隨人”,D正確。所以選D。
15.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法顯求法路線經過了溫帶大陸性氣候區、熱帶季風氣候區、熱帶雨林氣候區,沒有經過溫帶海洋性氣候區,D選項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所以選D。
【點睛】亞洲氣候的復雜性,包括多樣復雜的氣候類型和氣候分布狀況。亞洲氣候類型多樣,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苔原和冰原氣候、高山高寒氣候等氣候都有分布。
16.A 17.C
【解析】16.RCEP在各成員國批準生效,體現了各方共同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信心和決心,將為區域乃至全球貿易投資增長、經濟復蘇和繁榮發展作出重要貢獻,體現了經濟全球化,故選A。
17.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各成員國中人口最多的國家,故①項正確;在各成員國中,有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發達國家,所以中國不是經濟最發達的國家,故②項錯誤;中國經濟總量居世界第二位,僅次于美國,所以是各成員國中經濟總量最大的國家,故③項正確;中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是各成員國中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故④項正確;故選C。
【點睛】中國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國,領土面積居世界第三位,僅次于俄羅斯和加拿大。
18.D 19.A
【解析】18.西伯利亞大鐵路西起莫斯科,東至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總長9288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鐵路。西伯利亞大鐵路西端莫斯科位于東歐平原,故選D。
19.西伯利亞大鐵路分布在俄羅斯南部,因為南部緯度相對較低,氣溫相對較高,凍土面積較小,修建難度較小,①正確,④錯誤;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利于資源開發,②正確;南部人口城市集中,運輸需求量大,③正確。故選A。
【點睛】俄羅斯交通部門齊全,鐵路、公路、航空、內河與海洋航運和管道運輸均很發達。但運輸線路和樞紐分布不平衡,歐洲部分鐵路非常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比較稀疏,西伯利亞大鐵路橫跨亞歐大陸,被稱為“亞歐大陸橋”。
20.C 21.C 22.A
【解析】20.讀圖可知,新西蘭位于南溫帶,①錯;兩國所在的唯獨范圍均在30°-60°之間,屬于中緯度,②對;日本位于東半球,③錯;兩國均位于太平洋西部,④對;故選C。
21.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西蘭屬于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濕潤,適合牧草生長,因此畜牧業發達,而日本主要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利于水稻等喜濕熱的農作物生長,因此,造成兩國農業差異的主要自然因素是氣候因素,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2.日本的傳統文化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尤其是語言,日本的語言文字深受漢語的影響,故答案選擇A。
【點睛】日本的氣候主要是:南部主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主要是溫帶季風氣候,因為日本為島國,所以受到海洋的影響較大,日本的季風氣候具有海洋性的特征,主要特征是冬季較溫和,夏季較涼爽,全年降水在1000毫米以上。
23.D
【詳解】地形類型復雜多樣,以高原、山地為主,A錯誤; 亞洲是東西距離最長的大洲 ,南極洲是跨經度最廣的大洲,B錯誤;中部地區受海陸位置因素的影響,形成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C錯誤;河流多發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向四周奔流入海,D正確。故選D。
24.B
【詳解】歐洲西部地處中緯度的大陸西岸,受西風帶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溫帶海洋性氣候廣布,甲對應框圖中的①,再加上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形平坦,丁對應②,所以草場廣布,牧草多汁,乙對應③,歐洲西部畜牧業發達,丙對應④,所以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品為主要食物,餐桌上常見牛排、羊腿、奶油、奶酪等食品,綜合以上內容下列字母對應內容與框圖對應正確的是B,ACD對應不正確,故選B。
25.C
【詳解】讀圖可知,我國兒童人口比重線上升后持續下降,但是仍不能全面放開生育政策,A項錯誤;勞動年齡人口比重先下降再上升又下降,就業機會需要根據勞動人口數量決定,不能依據比重來說明,B項錯誤;老年人口比重逐年增加,應增建養老設施,C項正確;圖中無關得出我國人口總量情況,D項錯誤。故選C。
【點睛】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速度明顯放緩;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養老負擔日益增大。
二、填空題
26.(10分)
(1)印度洋 大分水嶺 撒哈拉 高原
(2)騎在羊背上 熱帶草原
(3)金剛石 黃金
(4)服務 初級農產
【分析】本大題以澳大利亞和非洲示意圖為材料,涉及澳大利亞和非洲的地理位置、動物、礦產資源和經濟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區域認知的地理素養。
(1)澳大利亞瀕臨太平洋和印度洋,非洲瀕臨印度洋和大西洋,兩地都瀕臨印度洋。澳大利亞A的山脈為大分水嶺。在非洲北部分布著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面積770萬平方公里,其南部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形主要以高原為主。
(2)澳大利亞綿羊的數量超過本國人口,被稱作是“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動物種類豐富且數量多是因為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廣布。
(3)澳大利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礦產資源豐富,但種類不同。澳大利亞是世界上煤礦和鐵礦的主要出口國,被稱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撒哈拉以南非洲礦產資源產量居世界首位的是黃金和金剛石等。
(4)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的服務業成為經濟支柱;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國家在國際貿易處于不利地位是因為出口農礦初級產品,進口工業制成品,其經濟特點是:以“單一性商品經濟”為主。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發展水平比較低,其最主要的人文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長率高。
27.(11分)
(1)太平 臺灣
(2)甘蔗 稻米
(3)瓊州 熱帶 ?
(4)臺灣
(5)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6)C
(7)C
【分析】本題以中國兩大島嶼示意圖為材料,涉及臺灣的位置、美稱、人口、城市分布和海南島的位置、經濟和農產品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1)臺灣島位于我國東南海域,是我國第一大島,北臨東海,南臨南海,東部瀕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2)臺灣因物產豐富而享有盛譽。比如因盛產甘蔗被稱為東方甜島,因盛產稻米被稱為海上米倉,因森林面積廣闊,樹種豐富被稱為亞洲天然植物園等。
(3)海南省位于北回歸線以南,位于五帶中的熱帶,行政中心是?,簡稱為瓊,北隔瓊州海峽與廣東省相望。
(4)人口密度是指每平方千米內居民的數目,人口密度=總人口&pide;總面積。由材料2 可知,臺灣和海南相比,人口是海南的3倍左右,面積相差不太大,因此人口密度較大的是臺灣。
(5)圖中所示臺灣城市的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因為臺灣島四面臨海,地形以山地為主,主要分布中東部地區;平原面積小,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區,該地區地形平坦,交通運輸便利。
(6)海南島主要為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越,使熱帶作物種植成了海南省農業的主體,當地重要的熱帶作物有天然橡膠、椰子、胡椒、咖啡、腰果、劍麻、檳榔等;海南省附近海域的漁業資源也非常豐富;海南島四面環海,適宜發展海洋運輸;鋼鐵冶煉污染較重,不利于海南島國際旅游島建設。C符合題意。故選C。
(7)海南省屬于熱帶季風氣候,主要的農產品有椰子、菠蘿、荔枝等熱帶作物,蘋果屬于溫帶水果,不適合在海南種植,C符合題意。故選C。
28.(9分)
(1)青藏高原 高寒
(2)支流較多
(3)水土流失 植樹種草 水利工程
(4)黃河進入下游平原地區,河道變寬,流速減緩,泥沙沉積,河床抬高。
(5)潼關 中游
【分析】本題以黃河為材料,考查黃河的概況,掌握黃河的發源地、河段的劃分等,讀圖理解解答即可。
(1)依據位置,黃河發源地甲是青藏高原,由于其海拔高,最突出的自然環境特征是高寒。
(2)黃河流經乙區后水量大增,從水系狀況看,其原因是支流較多,水量大。
(3)丙區位于黃土高原,由于植被遭到嚴重破壞,其最突出的生態問題是水土流失。多年來,丙區實施植樹種草等生物措施,并通過修建水利工程,實現了治沙與防洪并舉。
(4)黃河中游流經黃土高原,由于該高原土質疏松、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水土流失十分嚴重,雨水攜帶泥沙帶入下游,由于流速減慢,泥沙慢慢沉積下來,逐漸形成了高出地面幾米的地上河。
(5)黃河2018年 含沙量與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減少最明顯的水文站是潼關,從.上、中、下游河段看,該水文站位于河口和桃花峪之間,屬于中游河段。
29.(7分)
(1)丘陵 平原
(2)山脊 費力 后半段等高線更密集
(3)陡崖 沿等高線方向,地形平坦
【分析】本題以等高線地形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地形名稱、坡度陡緩判斷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落實了地理實踐力。
【詳解】(1)讀等高線地形圖可知,圖中北部最高處海拔在350-400米之間,小于500米,地勢起伏較大,為丘陵。南部等高線稀疏,海拔在50米以下,地勢平坦開闊,為平原。
(2)a路線經過的部位等高線彎曲向海拔低處凸出,為山脊;從圖中甲處出發,a路線后半段等高線更密集,地勢更陡,坡度更大,因此路程比前半段會更費力。
(3)b路線經過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夏季多雨,易發生山洪災害。c路線沿等高線方向,地形平坦,起伏不大,路程較輕松,且周邊分布民俗村。
30.(7分)
(1)西北高東南低(2分)
(2)霍林河(露天)煤礦
(3)草原明珠
(4)山地、平原和丘陵等多種地形并存,利于發展多樣農業;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豐富。(3分)
31.(6分)
(1)晝夜
(2)乙、丙 丁 丙 熱帶
(3)極夜
【分析】本題以模擬地球自轉的實驗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晝夜現象、晝半球判斷、極晝極夜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落實了地理實踐力。
【詳解】(1)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因此有晝夜現象。
(2)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時正處于白晝的是乙和丙地,位于晝半球;最早迎來第二天朝陽的是丁地,該地位置最偏東;太陽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一年中有太陽直射現象的是丙地,它位于五帶中的熱帶。
(3)讀圖可得,北極圈內全是黑夜,出現了極夜現象,此時太陽直射南半球。
上一篇: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成都卷
下一篇:2023年中考地理考前最后一卷-濰坊卷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timetosaupaulo.com/jiaoxue/zhongkao/21763.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jiaoxue/zhongkao/21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