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地理網歡迎你!

第一節 旅游資源概述

作者:地理人來源:未知 時間:2023-02-21 閱讀: 字體: 在線投稿
  一、旅游資源的概念
  隨著各國經濟的發展、交通的現代化、高新技術成果的應用,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旅游業得到迅速發展。旅游業已成為許多國家的重要經濟部門。任何產業的發展,首先遇到的是資源問題。例如農業的發展,離不開土地資源、氣候資源;工業的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
  一個區域旅游業的興旺發達,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旅游資源的豐度和資源開發價值的大小。因此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產生和發展的基礎。那么什么是旅游資源?多年來許多學者對此作了建設性的探討。陳傳康、劉振禮:“旅游資源是在現實條件下,能夠吸引人們產生旅游動機并進行旅游活動的各種因素的總合”;孫文昌:“旅游資源應指凡能激發旅游者旅游動機的,能為旅游業所能利用的,并由此而產生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自然和社會的實在物”;郭來喜:“凡能為旅游者提供游覽、觀賞、知識、樂趣、度假、療養、娛樂、休息、探險獵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來的客體和勞務,均可稱為旅游資源”;傅文偉:“凡是具有旅游吸引力的自然、社會景象和因素,統稱為旅游資源”;楊時進:“凡是自然力和人類社會造成的,有可能被用來規劃、開發成旅游消費對象的物質或精神的諸多因素,都可以視作旅游資源”;楊振之:“旅游資源是旅游地資源、旅游服務及其設施、旅游客源市場三大要素相互吸引、相互制約的有機系統,是有關這三大要素相互間吸引向性的總和”……。
  諸種論述,都充分表達了作為旅游資源必需具有的吸引向性及有可能被用來開發的特性。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資源認識還會不斷深化。本書對旅游資源的含義界定為:旅游資源是指在自然界或人類社會中凡能對旅游產生吸引向性、有可能被用來規劃開發成旅游消費對象的各種事與物(因素)的總和。簡單地說,旅游資源是能夠誘發旅游動機和實施旅游行為的諸多因素的總和。它不僅是作為一定地理空間范圍內的旅游目的地,也包括旅游者和各種能傳達旅游地相關信息的事與物。應注意的是,郭來喜提出勞務作為旅游資源,是值得重視的。1991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第2號指南第6版標準中,產品的概念包括硬件、軟件、流程性材料和服務四項。服務成了產品的必要組成部分。這樣,旅游中的接待服務也可理解成旅游產品,與風景資源等一樣,成了旅游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旅游資源有物質的,也有非物質的;有有形的,也有無形的。人們對于山川、泉瀑、園林、寺塔等形態化的物質資源,認同感強。對于像上海海派文化等無形的不易為人們感知和觸摸到的非物質的旅游資源,往往缺乏對其本質的理解與認可。實際上,精神的、非物質的旅游資源,是在物質基礎上產生的,并依附于物質而存在。旅游資源是一個發展的概念,旅游資源的范疇還在不斷擴大。
  在區域旅游業發展的不同歷史階段,以及全國乃至于全球旅游業發展所處的不同歷史階段,對旅游資源的內涵會有不同的理解與認識。隨著科技的進步,旅游資源的科技含量增加,資源潛能將進一步得到發揮。原來不是旅游資源的事物和因素,今天可以成為旅游資源予以開發。人們遨游太空、登上月球旅游的愿望也會成為現實。而且科技進步本身即可形成新的旅游資源,目前一些世界發達國家,紛紛利用高科技大做文章,建造大型綜合性旅游景點與游樂場所。旅游資源的范疇已幾乎到了無所不包的程度。但對其品評與開發,都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與土地、礦產、海洋等資源一樣,旅游資源也有它的價值屬性。對人文旅游資源的價值屬性,認識較為一致。因為它是人類勞動的直接成果,凝結著前人的智慧和汗水,是歷史過程的產物,毫無疑問是有價值之物。而且它的現存價值,與時間存在著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對于自然旅游資源,人們卻錯誤地認為它不包含有人類勞動,是無價值之物,故無需進行價值補償,不參與生產價值的運動。這種錯誤的觀念導致對資源的野蠻、粗放的掠奪式開發,促使生態環境的急劇惡化,使資源遭受嚴重破壞與大量浪費。實際上,許多無法用貨幣單位表明其自身價值的自然旅游資源,恰恰是它有價值的表現。
  本文標題:第一節 旅游資源概述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文中有些文字或數據已經過期失效,僅供學習備課參考!
  電腦版地址:http://www.timetosaupaulo.com/shuku/360/19162.html
  手機版地址:http://m.cgzdl.com/shuku/360/19162.html

標簽:概述旅游資源

最新評論列表

(共有 條評論) 我要發表評論
少妇性l交大片免